11月28日,大眾品牌首席執(zhí)行官表示,“如果歐盟的決策者不能長期控制不斷上漲的能源價格,那么該公司對德國和歐盟電池工廠等工業(yè)項目的投資將無法進行。”
具體來看,此前大眾已經規(guī)劃好旗下電池產業(yè)在歐洲的布局,計劃到2030年在歐洲建成6座電池工廠,并全面投入運營,但從目前情況看,歐洲高企的能源價格下,大眾可能被迫延緩甚至暫停該項計劃,并將電池廠的選址目標轉移至歐洲以外的地方。
一邊是歐洲飆漲的能源價格,一邊是美國的《通脹削減法案》,雙重壓力下造成企業(yè)和人才從歐洲出走,這對歐盟來說是前所未有的壓力。除大眾汽車外,瑞典電池制造商Northvolt也表示將考慮推遲在德國海德市(Heide建廠的計劃。而原因同樣是“能源成本飆升。”
資料顯示,大眾是現(xiàn)階段世界著名汽車制造公司之一,也是全球車企中汽車電動化轉型最為積極且力度最大的公司之一。2021年12月,大眾汽車前首席執(zhí)行官赫伯特·迪斯對外宣稱,大眾正準備將其電池部門部分出售或獨立上市,此舉旨在為該部門應對資本市場活動做好準備,包括引入外部合作伙伴。
為了確保在接下來5年沖刺電動汽車銷售時,不會受到供應鏈短缺影響,大眾汽車更是一口氣宣布了三紙電池供應商合約,與Umicore、24M Technologies、Vulcan Energy Resources Ltd三家公司建立合作伙伴關系,推動電池價值鏈的垂直整合,總價高達340億美元。
今年7月,大眾汽車位于德國薩爾茨吉特的電池工廠破土動工,德國總理朔爾茨到場致辭。同日,大眾汽車公司宣布,將投資203.8億美元(約1400億人民幣)成立一家名為Power Co的新公司,用來建造電動汽車電池,此舉將創(chuàng)造2萬個就業(yè)機會,并產生203.8億美元的年銷售額。
此外,受制于鋰化工產品現(xiàn)階段市場需求旺盛,價格占據高位等因素,大眾汽車向動力電池回收產業(yè)鏈延伸。7月12日,大眾汽車與Redwood材料公司達成協(xié)議,在美國回收大眾和奧迪電動汽車的電池。而此前,Redwood已經與豐田、福特和沃爾沃建立了類似的合作關系,并與松下內華達州工廠、亞馬遜等達成回收協(xié)議。
事實上,從大眾到通用汽車,各大汽車制造商都在探索不同的商業(yè)模式,努力讓自己的產品線實現(xiàn)電氣化,追趕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銷售商特斯拉。他們正在與電池制造商和礦業(yè)公司建立合作關系,以確保轉型過程中的材料和技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