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充電5分鐘,續(xù)航200公里”、“充電1秒跑1公里“......最近,只要關注新能源汽車、充電樁行業(yè)的,幾乎都會被這樣的字眼“刷屏”。
今年十一國慶期間,廣西高速欽州西服務區(qū)超級充電站上線運營,該充電站配套了2個600kW功率的超充槍,10個支持360kW功率充電的快充槍,為國慶駛上高速的電車車主提供超快充服務,避免了長時間排隊等待。場站運維人員提供的數(shù)據顯示,每臺充電樁平均每天可充240輛車,這個數(shù)據幾乎是普通快充的10倍以上。
相比市面上普遍在60-120kW的直流充電樁,功率高達350kW-600kW的液冷超充樁,正成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新熱點,既大幅提升了充電速度,又顯著緩解了電動汽車車主的充電焦慮。另一廂,800V-1000V的高壓快充技術也正在車端、電池端快速應用和普及,并進入一個小高潮。
不過,高壓快充的實現(xiàn)并不容易,因為涉及到全產業(yè)鏈,超充樁只有與匹配的高壓快充新能源汽車車型、高倍率4C電池“搭配”在一起,才能實現(xiàn)充電的最大峰值功率。其中任何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上的“掉鏈子”,都會讓所謂的“超充”效果大打折扣。
高壓快充車型扎堆上市,滲透率破20%
去年,支持800V高壓平臺的車型數(shù)量較少,價格區(qū)間往往在30萬元以上。由于需要配套升級高倍率電池、OBC、空調及PTC、電機、線束等,升級后的純800V架構帶來了較高的成本增加,很難在中低端車型上落地。
但進入2023年,800V高壓車型扎堆上市,價格也被拉低到更親民的20萬元一線。
2023年9月,2024款小鵬G9破冰,采用了全域800V高壓SiC碳化硅平臺,并標配3C電池,定價26.39-35.99萬元;10月12日,上汽智己LS6正式上市,主打準900V高壓平臺概念,雙電機版本最大功率579kW,充電15分鐘續(xù)航500km,價格下探到22.99萬元;合創(chuàng)V09號稱是全球首款標配800V高壓系統(tǒng)的MPV,提供4C超級快充,常規(guī)版本充電功率158kW,但配備4C電池的高階版本則直達380kW;大秀高壓快充技術的還有廣汽埃安旗下的高端豪華品牌昊鉑GT,15分鐘補能450km,可承受行業(yè)最高900V峰值電壓。
此外,還有一大批排隊等待上市的800V高壓車型,如呼聲較高的理想MEGA,電池容量100kWh-110kWh,據說最高峰值充電功率達到了521kW,最高電流711.6A,7分鐘就充電50度電。還有年底要上市的華為問界M9,以及極氪剛剛發(fā)布的001FR獵裝超跑,四電機最大輸出功率956kW,上的是四碳化硅800V高壓系統(tǒng)。
之前,電動汽車普遍采用400V,彼時,充電功率最大的是特斯拉V3充電樁,能達到250kW,工作電流峰值600A。但隨著國內品牌800V架構一哄而上,特斯拉的大電流充電方案就有點兒拉胯了??梢灶A見,隨著800V高壓架構版本的高倍率電池、OBC、電機、PTC等配件的技術成熟,以及車型放量,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,并逐步下探到B級車。即便A級車不能做到全域800V架構,也能通過400V/800V混合、并聯(lián)電池組、DCDC額外降壓的方式,找到平衡之策。
華安證券報告顯示,預計2023年高壓平臺車型將密集上市,2025年新能源主流車型均支持高壓快充。2026年,800V以上高壓平臺車型銷量預計達580萬輛,滲透率50%,2025年支持高壓快充的3C以上電池需求量350GWh,占國內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裝車量的59%。
今年電動汽車銷量達到900萬輛應該問題不大,其中高壓快充車型的銷量預計121萬輛,在純電車中的占比為21%。也就是說,每銷售5輛純電車,就有1輛是高壓快充車型。
高倍率電池將成為標配
如果是純800V高壓架構車型,意味著整個“三電”體系都要升級,包括電池、電機、OBC、線束、DC/DC轉換、空調和PTC加熱器件,全部要更新到800V架構。
消費者為什么要購買高壓快充車型呢?除了馬力、扭矩等性能方面強上一截,因為引入耐高壓、耐高溫、低能耗的碳化硅第三代半導體功率器件,讓OBC、電機等配件更加輕量化、更小巧外,其中最誘人的當屬充電速度上的提升。400V的車型500A的電流,充電峰值功率只能到200kW,一旦上了800V,電流達到600A,峰值直指480kW。但有一個前提條件,必須上4C以上的高倍率電池,否則哪怕是超充樁,充電速度也僅僅是高一些而已。
這就需要鋰電動力電池的“配合”。所以,寧德時代在高端的麒麟電池之后,今年8月發(fā)布了全球首款磷酸鐵鋰4C超充電池,阿維塔、哪吒、奇瑞、極狐等車企首批搭載,預計明年一季度量產,有望讓800V高壓快充價格下探到更低的區(qū)間,覆蓋更廣泛的車型。欣旺達的閃充電池、億緯鋰能的π電池系統(tǒng)、蜂巢的龍鱗甲電池、中創(chuàng)新航的U型電池(6C),都是為了給高壓快充鋪路。
高倍率電池,用大白話來講,就是單位時間內搬移鋰離子的數(shù)量更多,要實現(xiàn)這一點,可以從正極材料、隔膜、負極、電解液各個角度入手,一方面對正負極材料改性、改結構,同時讓鋰離子的傳輸路徑更順暢。比如減少正極的顆粒大小,讓鋰離子脫出的阻力變小,用孔隙率更大、更薄、透氣度更高的隔膜,降低電解液的粘度、濃度,增大鋰離子的擴散系數(shù),通過添加導電劑的輔助材料,降低電極的接觸電阻,讓電子移動速率更高。
在實現(xiàn)超快充效果方面,負極材料改性的效果最佳,遠比正極材料上做文章更有效。
作為搖椅式電池,只要嵌入石墨負極的鋰離子更快,充電速度就會更快。熟悉鋰電池工作原理的話,對SEI膜恐怕并不陌生,就是在負極與電解液的固液界面形成的一層膜,導致不僅容易出現(xiàn)析鋰效應,帶來安全隱患,造成壽命衰減,還直接影響擴散效果和倍率性能。于是,用納米粒子包覆碳纖維的負極具備了多孔通道,能顯著改善倍率性能,碳包覆材料占比越高,對應更高倍率的電池,如包覆材料占到10%,差不多就達到4C。此外,使用硅碳、石墨二次造粒等方式,也能通過負極改性提升倍率性。
可以說,高倍率電池是高壓快充實現(xiàn)的必選項,兩者相輔相成。當然,被高壓架構抬高的成本增加問題,也會隨著高壓架構車型銷量的提升而降低。預計2025年,4C電池將占據主流,并逐步在20萬元以下的車型上搭載,6C電池也將嶄露頭角。
超充樁的這筆帳不難算
要實現(xiàn)高壓快充,充電1秒1公里,只有800V高壓車型、4C電池這兩項還不夠,超充樁則是第三個必要條件。車、電池、樁三者協(xié)同在一起,才能實現(xiàn)峰值的超充速度,缺一項都會讓充電速度打折扣。
按照電動汽車主機廠的計劃,持續(xù)提升高壓快充車型的滲透率已無懸念,但業(yè)界的疑慮是,需要配套的480kW\600kW的超充樁能跟得上腳步嗎?現(xiàn)在看,最大的影響因素并不是技術,因為耐高壓的碳化硅功率器件、全液冷技術的難度不大,反而是電網容量受限、投建超充站的經濟性顧慮是超充落地的兩大掣肘。
即便有阻力,超充樁的逐步應用并占到一定比例,也無懸念,因為市場使然。
超充樁的好處多多,首先是充電槍更輕便,線纜更細,重量減少1/3,車主充電體驗得到提升;綜合能源損耗降低1%,如果是600kW功率,年充電量80萬度,每年因電能損耗減少而節(jié)省上萬元。更值得關注的是,超充樁的壽命將從8年提升到10年以上,液冷充電模塊的年損壞率低于0.5%,而風冷高達5%,是液冷的10倍,且對應后期運維成本的大幅降低。因此,從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,超充樁的經濟性就體現(xiàn)出來了,遠沒一次性初始投資成本看起來那么高。
而且超充樁能提升充電樁的收益率,充電速度快,“翻臺率”就高,每天接待的車輛更多,充電量、槍效更高,便能有效攤薄變壓器、土建擴容、土地資源等占用成本,充電站的收益會更高。這么想,超充站這筆帳也沒那么難看。
當然,因為目前市場上的800V高壓快充車型保有量還不夠高,大多為最高電壓750V的充電樁,存量的公共充電樁中超充比例只有5%左右,大概10萬臺左右的樣子。但隨著高壓車型的扎堆上市,特別是“超充+快充+功率共享”的混搭投運模式,大幅降低了投建門檻,帶來了使用率的提升,市場的積極性自然被調動起來,超充樁建設進度也必然加速。
當高壓車型、4C電池、超充樁形成三方“共振”時,“充電5分鐘,續(xù)航200公里”,這樣的極速充電體驗時刻正在到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