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我的分享就從場景開始,一起看看我們所處的行業(yè)。
我們經常會說,場景決定你有什么樣的功能,你要實現(xiàn)什么樣的功能,你有什么樣的算法。通過算法去定義軟件開發(fā),再從軟件去定義硬件。總體的邏輯是場景定義軟件,軟件定義硬件,但現(xiàn)在有多少同行一上來就“殺”入到了最競爭激烈的賽道--“硬件的制造”。
我們有很多客戶,包括運營商一上來就說我要買一個最便宜的產品,最便宜的硬件。兄弟們,做充電最底層的邏輯不是硬件,是平臺、新系統(tǒng)、是你要服務的場景。我們得先看場景在哪里,對于一個城市來說,我們的場景是割裂的,完全不一樣。就像圖上畫的一樣,有很多不同的場景,有1小時的充電需求,也就是正常的0.5小時到1小時,你在家里面、在單位里面則是7-8個小時的充電需求。
有時候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,不希望充得那么快,因為電影沒看完,它(APP)告訴你充電結束了,你要過來移車,如果不移車就收占位費,你不爽,所以你希望2小時充滿。
剛才幾家車企在講要快充,因為現(xiàn)在車端的電壓平臺都已經升到了800V、1000V,我們現(xiàn)在的電流國標是250A,現(xiàn)在用2015新國標的接口,直接在國標的基礎上加液冷,現(xiàn)在可以做到400A。如果和星星充電聯(lián)調以后的車企,可以突破400A。在實際充電場站上,大家可以看到很多車現(xiàn)在的充電功率已經很大了,超過180、250,現(xiàn)在正在往320方向走。所以,我們充電功率對于豪華車品牌來說,接下來很可能就是極充,但是極充情況下如何與電池連接是值得探討的問題。
根據不同的場景,我們也一直在做且優(yōu)化不同的投資策略,我們也會對合作伙伴說,你要先看你要做的是什么樣的場景。
接下來看一個具體的站。我們說場站建完了以后,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?建站之前有很多邏輯,包括選址模型、選址策略,包括怎么設計這個場站,電壓施工、高壓施工怎么樣更便宜,需要什么樣的配套設施,但最關鍵的是設備選型。一個場站服務高端的C端客戶和服務網約車、出租車司機,設備的選型肯定是不一樣的,而且要預判到這個城市接下來電動汽車結構的變化。所以,我們要對場站以及不同的充電需求場景進行很多分類,包括要對場站進行更詳細的描述。8小時的充電網,1-2小時的充電網,0.5小時的,包括極速快充,這肯定是一個方向。
這是我們現(xiàn)在已有的標準場站,配套設施也已經相對完善,場站類別不同,所以有些場站里面會配咖啡廳,有些地方就不需要配咖啡廳,而是要配一個便宜的食堂,一個盒飯甚至不超過9塊錢,因為人群差異很大。我們說場站建完了以后,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開業(yè)儀式,其實最主要的是讓它上線,讓它上到一個具備流量導流能力的平臺上,讓其他的車主知道這個地方有一個很好的站。所以,上平臺的這個功能對于很多合作伙伴來說,就是一個很大的考驗,客戶到底上誰的平臺?
現(xiàn)在競爭很激烈,如果我是一個運營商,我要找平臺的話,我會找對我長期成長最有利的。比如我的流量入口死死地被卡在別人手上,我沒有自己的流量能力,如果站多了,壯大以后,突然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沒有想象空間,因為我所有最具備增值價值的資源全部都掌握在別人手上,能不能把這些資源變成自己的?這是投資人需要最先考慮的,也就是:你要不要有自己的導流能力,你需不需要有自己的運營能力。
在數據方面,一個充電網的策略分析,如果大家有興趣到星星充電總部,可以看到非常完全的展示,包括安全方面的主動防御、被動防御。
我們的選址模型,基于大數據和智能算法、基于自主學習,可以實現(xiàn)隨便說一個地址,輸入到充電網絡策略分析系統(tǒng)里,它會告訴你投建的策略分析數據?,F(xiàn)在我們的策略不再是拍腦袋的,而是人工智能。包括定價體系也不是人工定價了,因為你拍不準,讓算法去定,我們追蹤了場站歷史的價格變化,進行分時段最優(yōu)定價,并且通過自動駕駛、一鍵應用等功能,方便商家使用,并提供了及時的價格建議,可實現(xiàn)場站收益最大化。打開星星充電的APP,可以看到定價服務水平是達到了小數點的后四位。
這些能力不只是星星充電的,因為在采集這些數據的時候,有很多數據來源,包括友商的,所以它是行業(yè)的。如果需要的話,我們會給到合作伙伴做賦能,大家都可以調用。
現(xiàn)在來看,我們做的全新經營品牌——“美麗充”,將服務、選址、設備、有人值守等配套全部都上,我們服務費的水平確實可以一定程度上高于同行的,這是一種差異。我們希望星星充電這個品牌慢慢地會變成行業(yè)的公共平臺,大家都把樁可以接到像星星充電這樣的流量平臺上,因為星星充電的流量平臺上一共有1000多萬車主,可以為大家導流。美麗充會變成我們自營的體系,星星充電相當于是一個加盟體系,這是我們在整體的品牌方面做的大體上的策略。
再看導流的能力,它不是我們自己一個平臺就夠了,其實它需要有更廣泛的接口,要把API接到各個維度上,比如和車企、和地圖商、和車機系統(tǒng)、和三方APP、和流量的超級APP等互聯(lián)互通。這個行業(yè)跟其他行業(yè)最大的不同點在于,我們雖然看似競爭對手,但更是“友商”。如果打開我們幾家的APP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我中有你,你中有我,因為我們實現(xiàn)了互聯(lián)互通。接下來還有更大的挑戰(zhàn),就是持續(xù)優(yōu)化充電體驗。
為什么要進入到數字能源領域?我們把名字都改了,以前我們叫萬幫新能源投資集團,現(xiàn)在改成萬幫數字能源。為什么是這樣?最基礎的邏輯就是,如果加油,或者倒一瓶水,倒掉就倒掉了,沒有留下什么痕跡,但是充電不一樣。充電的整個過程,所有的數據都被沉淀下來了,這些數據包括電流、電壓、車端的、樁端的,還有溫度、各種數據、車主各種行為習慣,全部被沉淀下來了,一張一張的數據報文都在下面,有這些數據可以干很多價值有益社會的事情。
第二個是現(xiàn)在的充電量很大,一天的充電量高峰的時候已經可以達到約2000萬度。這么大的用電量如果不做電力交易方面的探索,就等于失去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降低成本的機會,充電站最核心的生產資料一個是土地,一個是電力,土地資源是稀缺的,而現(xiàn)在土地資源越來越貴,那如果買電的成本降低了,就意味著場站更容易賺錢?,F(xiàn)在國家的重點方向,一方面是鼓勵現(xiàn)貨交易、綠電交易,包括我們在做一些需求側響應,消峰填谷,類似這樣的一些政策。
是否真實賺錢,要得益于規(guī)模。這種場景實際應用起來很復雜,因為它需要大量軟硬件設備的匹配,我們做的是全棧開發(fā),全部自研,在一個底層的平臺上,先建平臺再做硬件。
同時,我們算是全國第一個在家庭場景里實現(xiàn)了光儲充放、綠電交易整個系統(tǒng)應用的,實際運轉下來,整個系統(tǒng)體驗非常好,相信未來會具有很大發(fā)展空間。從一個小的家庭再到一個零碳的場站、光儲充放的場站,再到我們自己做的示范場站,在我們集團總部就可以隨時看到,也包括零碳物流園等等。
我今天和大家分享展示的不是PPT,而是實打實干成的。講概念很容易,“做”是最難的,真實落地的過程非常艱辛,需要打通的環(huán)節(jié),未知的領域、未知的知識太多了,但是這些是充電行業(yè)發(fā)展的必由之路,也就是說從充電網到智能微網,一直到移動智能網絡,這是我們不得不走過的一個路徑,未來可期!